裘友生
黄宗英翻译过《洛杉矶先驱周报》上的一段文字,题为“一个小故事”。文章不长,但耐人寻味。全文如下:
“有一个关于四个人的故事,他们的名字是‘每个人’‘有的人’‘任何人’‘没有人’。
有那么一件重要的事必须去做,每个人都认为有的人会去做。任何人都能去做,可没有人去做。有的人就生气了。因为这是关系每个人的事,可没有人认识到每个人应该去做它。最后,故事结束在没有人去做任何人能做的事,于是,每个人大骂有的人。”
2007-05-18选自《咬文嚼字》2005年第8期
相关问答
-
【咬文嚼字】误用“每每”
金水苑 “常见到一位文化名人,每每写来便笺时,多用过期台历或旧信封,至今如此。”这是2009年2月11日《人民日报》副刊《请退信封》一文第三节末尾的一段话。 “每每”表示同样的事情…
-
【咬文嚼字】书斋里的对联
章文龙 作家冰心的书斋里悬有一副梁启超的手书联:世事沧桑心事定;胸中海岳梦中飞。还挂着另一副对联:知足知不足,有为有弗为。 书画大师刘海粟在画室内悬挂一联:宠辱不惊,看庭前花开…
-
【咬文嚼字】一步之差
晓 秋 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发表演讲,现场有个胖胖的听众对他横加指责,说他充满偏见,并大声嚷道:“我应当告诉你拿破仑说过的一句话:‘从伟大到可笑,只一步之差。’……” 马雅可夫…
-
我看咬文嚼字”之回归-高三作文
可还记得千年之前“推敲”二字的由来?“鸟宿池边树,僧敲月下门,始欲著推字,又欲著敲字。”不知你是否觉得这与“咬文嚼字”有异曲同工之妙?这种精益求精的学术态度,穿越千年的旷世风华,破…
-
【咬文嚼字】金圣叹上当
秦克成 传说大才子金圣叹恃才傲物,一日,他立于自家的大门楼里,悠然远望。左右邻人路过他的门前,无不谦恭地施礼问候;金氏却昂首挺胸,爱理不理。 这时,有人上前请教:“昨日我弟兄分家,…
-
【咬文嚼字】不坚持自己的错
陈明学 1962年某日,南京大学方光焘教授到上海讲学。座谈会上,复旦大学张世禄教授批评方光焘先生在语言和言语的讨论中,前后观点不一致。方先生回答说:“学术研究中,错了,就改。不坚持…
-
【咬文嚼字】汉字调皮
一 川辜鸿铭执教北京大学,讲授《晏子春秋》。一次板书,“晏”误写成了“宴”。听课的学生中当即有人指出。辜先生一面改正,一面自言自语:“汉字真有点讨厌。你看这‘晏’与‘宴’只不过把‘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