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蕲水清泉寺,寺临兰溪,溪水西流。
山下兰芽短浸溪,松间沙路净无泥,萧萧暮雨子规啼。
谁道人生无再少?门前流水尚能西!休将白发唱黄鸡。
——宋代·苏轼《浣溪沙·游蕲水清泉寺》
译文及注释
译文
游玩蕲水的清泉寺,寺庙在兰溪的旁边,溪水向西流淌。
山脚下兰草新抽的幼芽浸润在溪水中,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,傍晚时分,细雨萧萧,布谷声声。
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? 门前的溪水都还能向西边流淌!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!
注释
蕲qí水:县名,今湖北浠水县。
浸:泡在水中。
萧萧:形容雨声。
子规:又叫杜宇、杜鹃、催归。它总是朝着北方鸣叫,六、七月呜叫声更甚,昼夜不止,发出的声音极其哀切,犹如盼子回归,所以叫杜鹃啼归、这种鸟也叫子规。
无再少:不能回到少年时代。
白发:老年。
唱黄鸡:感慨时光的流逝。因黄鸡可以报晓,表示时光的流逝。
鉴赏
东坡为人胸襟坦荡旷达,善于因缘自适。他因诗中有所谓“讥讽朝廷”语,被罗织罪名入狱,“乌台诗案”过后,于公元1080年(元丰三年)二月贬到黄州。这在苏轼的政治生涯中,是一个重大的打击。此词描写雨中的南方初春,表达作者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、自强不息的精神,洋溢着一种向上的人生态度。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幽雅的风光和环境,景色自然明丽,雅淡清美;下阕抒发使人感奋的议论,即景取喻,表达有关人生感悟,启人心智。全词即景抒慨,写景纯用白描,细致淡雅;抒慨昂扬振拔,富有哲理。
上阕写清泉寺幽雅的风光和环境。山下小溪潺湲,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。松林间的沙路,洁净无泥。傍晚细雨潇潇,寺外传来了布谷的叫声。作者此际漫步溪边,触目无非生意,浑然忘却尘世的喧嚣和官场的污秽,心情是愉悦的。唤起内心对大自然的喜爱及对人生的回味,这就引出了下片的对人生的哲思。
下片诗人就眼前“溪水西流”之景生发感慨和议论。这种议论不是抽象的,概念化的,而是即景取喻,以富有情韵的语言,摅写有关人生的哲理。“谁道”两句,以反诘唤起:以借喻回答。“人生长恨水长东”,光阴犹如昼夜不停的流水,匆匆向东奔驶,一去不可复返,青春对于人生来说只有一次,正如古人所说:“花有重开日,人无再少时。”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。然而,在某种意义上讲,人未始不可以老当益壮。自强不息的精神,往往能焕发生命的光彩。因此词人发出令人振奋的议论:“谁道人生无再少?门前流水尚能西!”
“白发”、“黄鸡”比喻世事匆促,光景催年。白居易当年在《醉歌》中唱道:“谁道使君不解歌,听唱黄鸡与白日。黄鸡催晓丑时鸣,白日催年酉前没。腰间红绶系未稳,镜里朱颜看已失。”此处作者反其意而用之,希望人们不要徒发自伤衰老之叹。应该说,这是不服衰老的宣言,这是对生活、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,这是对青春活力的召唤。在贬谪生活中,能一反感伤迟暮的低沉之调,唱出如此催人自强的歌曲,这体现出苏轼热爱生活、旷达乐观的性格。
这首词,上片以淡疏的笔墨写景,景色自然明丽,雅淡凄美;下片既以形象的语言抒情,又在即景抒慨中融入哲理,启人心智,令人振奋。词人以顺处逆的豪迈情怀,政治上失意后积极、乐观的人生态度,催人奋进,激动人心。
相关推荐
-
猛虎行原文、翻译及赏析(李白乐府诗集)
朝作猛虎行,暮作猛虎吟。 肠断非关陇头水,泪下不为雍门琴。 旌旗缤纷两河道,战鼓惊山欲倾倒。 秦人半作燕地囚,胡马翻衔洛阳草。 一输一失关下兵,朝降夕叛幽蓟城。 巨鳌未斩海水动,鱼…
-
玉蝴蝶秋风凄切伤离翻译赏析
《玉蝴蝶·秋风凄切伤离》作者为唐朝诗人温庭筠。其古诗全文如下: 秋风凄切伤离,行客未归时。塞外草先衰,江南雁到迟。 芙蓉凋嫩脸,杨柳堕新眉。摇落使人悲,断肠谁得知。 【前言】 《玉…
-
《玉楼春·风前欲劝春光住》译文及鉴赏
《玉楼春·风前欲劝春光住》译文及鉴赏 风前欲劝春光住。春在城南芳草路。未随流落水边花,且作飘零泥上絮。 镜中已觉星星误。人不负春春自负。梦回人远许多愁,只在梨花风雨处。 译文 迎着…
-
寿阳曲·新秋至赏析及译文注释
寿阳曲·新秋至赏析及译文注释 新秋至,人乍别,顺长江水流残月。悠悠画船东去也,这思量起头儿一夜。 元曲三百首借景抒情送别诗 古诗简介 《寿阳曲·新秋至》是一首送别曲,在曲中作者寄寓…
-
寄扬州韩绰判官原文、翻译及赏析(杜牧唐诗)
青山隐隐水迢迢,秋尽江南草未凋。 二十四桥明月夜,玉人何处教吹箫?——唐代·杜牧《寄扬州韩绰判官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青山隐隐起伏,江水遥远悠长,秋时已尽江南的草木还未凋落。 二十…
-
梅花落原文、翻译及赏析(鲍照古诗)
中庭多杂树,偏为梅咨嗟。 问君何独然?念其霜中能作花,露中能作实。 摇荡春风媚春日,念尔零落逐寒风,徒有霜华无霜质。 ——南北朝·鲍照《梅花落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庭院中有许许多多…
-
涉江采芙蓉原文、翻译及赏析(古诗)
涉江采芙蓉,兰泽多芳草。 采之欲遗谁?所思在远道。 还顾望旧乡,长路漫浩浩。 同心而离居,忧伤以终老。 ——两汉·佚名《涉江采芙蓉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踏过江水去采荷花,生有兰草…
-
民间文学研究:《破阵子·四十年来家国》鉴赏及译文
《破阵子·四十年来家国》鉴赏及译文 《破阵子·四十年来家国》 五代: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,三千里地山河。凤阁龙楼连霄汉,玉树琼枝作烟萝,几曾识干戈? 一旦归为臣虏,沈腰潘鬓消磨。最是…
-
西江月·世事一场大梦原文、翻译及赏析(苏轼宋词)
世事一场大梦,人生几度秋凉?夜来风叶已鸣廊。 看取眉头鬓上。 酒贱常愁客少,月明多被云妨。 中秋谁与共孤光。 把盏凄然北望。 ——宋代·苏轼《西江月·世事一场大梦》 译文及注释 译…
-
吴孙皓初童谣原文及赏析(古诗)
宁饮建业水,不食武昌鱼。 宁还建业死,不止武昌居。 ——魏晋·佚名《吴孙皓初童谣》 赏析 三国时期,地处东南的吴国是立国时间最长的国家。但在孙权病亡前后,统治集团内部在继承权问题上…
-
古代文学家邮票:唐庚《栖禅暮归书所见》译文及鉴赏
唐庚《栖禅暮归书所见二首》译文及鉴赏 唐庚《栖禅暮归书所见二首》译文及鉴赏1 《栖禅暮归书所见二首》 宋代:唐庚 雨在时时黑,春归处处青。 山深失小寺,湖尽得孤亭。 春着湖烟腻,晴…
-
《黄家洞》译文注释及鉴赏
《黄家洞》译文注释及鉴赏 《黄家洞》 唐代:李贺 雀步蹙沙声促促,四尺角弓青石镞。 黑幡三点铜鼓鸣,高作猿啼摇箭箙。 彩巾缠踍幅半斜,溪头簇队映葛花。 山潭晚雾吟白鼍,竹蛇飞蠹射金…
-
宋词《水龙吟·春恨》译文及赏析
宋词《水龙吟·春恨》译文及赏析 宋朝:陈亮 闹花深处层楼,画帘半卷东风软。春归翠陌,平莎茸嫩,垂杨金浅。迟日催花,淡云阁雨,轻寒轻暖。恨芳菲世界,游人未赏,都付与、莺和燕。 寂寞凭…
-
落花原文、翻译及赏析(宋祁古诗)
坠素翻红各自伤,青楼烟雨忍相忘。 将飞更作回风舞,已落犹成半面妆。 沧海客归珠有泪,章台人去骨遗香。 可能无意传双蝶,尽付芳心与蜜房。 ——宋代·宋祁《落花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满…
-
登高丘而望远原文、翻译及赏析(李白乐府诗集)
登高丘,望远海。 六鳌骨已霜,三山流安在?扶桑半摧折,白日沈光彩。 银台金阙如梦中,秦皇汉武空相待。 精卫费木石,鼋鼍无所凭。 君不见骊山茂陵尽灰灭,牧羊之子来攀登。 盗贼劫宝玉,…
-
《小雅·谷风之什·鼓钟》译文鉴赏诗词
《小雅·谷风之什·鼓钟》译文鉴赏诗词 先秦:佚名 鼓钟将将,淮水汤汤,忧心且伤。淑人君子,怀允不忘。 鼓钟喈喈,淮水湝湝,忧心且悲。淑人君子,其德不回。 鼓钟伐鼛,淮有三洲,忧心且…
-
采蘩原文、翻译及赏析(诗经)
于以采蘩?于沼于沚。 于以用之?公侯之事。 于以采蘩?于涧之中。 于以用之?公侯之宫。 被之僮僮,夙夜在公。 被之祁祁,薄言还归。 ——先秦·佚名《采蘩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什么地…
-
木兰花·乙卯吴兴寒食翻译及赏析
木兰花·乙卯吴兴寒食翻译及赏析 古诗原文 龙头舴艋吴儿竞,笋柱秋千游女并。芳洲拾翠暮忘归,秀野踏青来不定。 行云去后遥山暝,已放笙歌池院静。中庭月色正清明,无数杨花过无影。 译文翻…
-
回车驾言迈原文、翻译及赏析(古诗)
回车驾言迈,悠悠涉长道。 四顾何茫茫,东风摇百草。 所遇无故物,焉得不速老。 盛衰各有时,立身苦不早。 人生非金石,岂能长寿考?奄忽随物化,荣名以为宝。 ——两汉·佚名《回车驾言迈…
-
春晓原文、翻译及赏析(孟浩然古诗)
春眠不觉晓,处处闻啼鸟。 夜来风雨声,花落知多少。 ——唐代·孟浩然《春晓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就亮了,到处可以听见小鸟的鸣叫声。 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,不知吹…
-
谏逐客书原文、翻译及赏析(李斯文言文)
臣闻吏议逐客,窃以为过矣。 昔缪公求士,西取由余于戎,东得百里奚于宛,迎蹇叔于宋,来丕豹、公孙支于晋。 此五子者,不产于秦,而缪公用之,并国二十,遂霸西戎。 孝公用商鞅之法,移风易…